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发布时间:
2020-03-03
21天的时间,我们可以做什么?
有人说21天的时间,我们可以完成自身的蜕变,制定一个减肥计划,条理安排,认真遵守,21天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跟21天前完全不同的人。
有人说21天的时间,我们可以去学习一门技术或者知识,让自己更为充实,更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个额社会。
也有人说21天的时间可以培养一个好习惯,比如早睡早起,比如每天晨读,比如每晚护肤。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用21天的时间是否也能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答案是肯定的。
参加过坚果小小科学家21天养成计划的孩子们,在坚持打卡21天后都形成了让人惊喜的习惯。
在防控疫情的这段时间里面,家长与孩子每天拿出一段时间来打开坚果科学小实验。
每天弄明白一个实验,一个原理,每天进步一点点,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让他们养成勤思考,勤动手的习惯,这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是极有好处的。
现代社会对科学思维人才培养的需求较大,无论是在应聘还是求学阶段,拥有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人往往要比缺乏这类思维的人吃香。
国家教育部在2017年2月份印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将小学的科学课从三年级改到了一年级,并将科学课纳入期末考试的范畴。
将科学启蒙教育从孩子开始抓起和实行,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当然,提前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还有利于孩子后期进行数理化的学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我们从小开始培养。
应试教育下走出来的孩子事实上是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反而具有探索精神和活络思维的孩子,在为人处世方面更显得灵活。
而二胎政策的放开,让更多人开始密切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除了进行基本的文化课知识学习,培养科学思维,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也是一个极为重要所在。
坚果小小科学家21天养成计划的成功,除了孩子们本身对坚果科学小实验的喜欢和感兴趣外,还有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坚果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科学的种子会一点一点的茁壮成长,直到最后枝繁叶茂,受用一生。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热烈庆祝第八届广西青少年科学节河池市金城江区活动暨金城江区第六小学首届科学节圆满成功!在此次活动中,坚果科学实验室的老师们用轻松有趣,充满奇幻的科学秀展示捕获了众多学生的心。
2020-10-26
近日,微博上出了这样一个热搜,说是山西长治下发通知,从2022年起将裸眼视力纳入中考招生评价标准,引发争议。长治市教育局回应,此举是为解决“小眼镜”问题,视力评价有个基数,学校会定期开展视力监测,视力有变化才会扣分,先天近视不会受影响。
2020-10-14